重要信息

本網頁僅供香港機構投資者使用。

 

個人投資者應瀏覽我們為香港 個人投資者而設的網頁, 金融中介應瀏覽我們為香港 金融中介而設的網頁. 若您正在尋找其他地點的資訊,請按此

 

透過點擊「接受」,您確認已完全理解並接受法律與法規資料

固定收益

經濟環境不明朗會否令聯儲局偏離現有路線?

美國聯儲局曾經是市場的首要驅動因素,但今年退居次席,而政府行動及政治因素成為主導。迄今為止,市場走勢起伏不定。

 

華府在關稅、聯邦政府裁員及移民方面推出連串改革措施,引起外界對通脹及經濟增長走勢的疑問,導致美國股市出現調整,並令聯儲局的前景蒙上陰影。市場論調由對經濟軟著陸的樂觀情緒,變為對經濟增長下滑及滯漲的憂慮。在此環境下,聯儲局於星期三舉行的議息會議上果斷宣佈按兵不動,轉而採取觀望態度。投資者現時對聯儲局的下一步行動感到困惑。

 

我認為,減息依舊是今年最可能出現的結果,但預計聯儲局將保持耐性,不急於採取行動。減息亦是市場關注的焦點;利率期貨市場顯示,在3月19日的議息會議召開後,2025年的減息概率約為66%,而在2月中約為50%。與此同時,今年的加息概率已降至單位數。另外,市場預計2025年將減息兩至三次,每次25個基點,多於聯儲局預計的兩次。

投資者日益預期今年將會減息

走勢圖描述三種利率行動的期貨引伸概率。其中一條線代表2024年12月至2025年3月減息一次,另外兩條分別代表於該期間加息一次及一次按兵不動。減息線段由約50%開始,中間經歷波動,最後約為68%。加息線段由約30%開始,隨後穩步下降至約6%。代表按兵不動的線段由約20%開始,於接近1月底升至約40%的峰值,隨後降至約26%。

資料來源:彭博。擔保隔夜融資利率期權是金融衍生工具,賦予持有人權利(而非義務),可於某個日期前按指定價格買賣三個月擔保隔夜融資利率期貨合約。減息概率是根據2025年12月到期的擔保隔夜融資利率期權的認購期權價差的定價計算。加息概率是根據2025年12月到期的擔保隔夜融資利率期權的認沽期權價差的定價計算。按兵不動的概率是扣除減息及加息概率後的剩餘部分。截至2025年3月6日。

儘管市場波動,但基於我認為可能出現的各種結果,固定收益仍然具吸引力。儘管在不確定性增加的情況下,縮短存續期或是可取的做法,但投資者卻應考慮延長存續期因為若通脹仍然受控或經濟減弱,聯儲局可能進行較預期更大幅度的減息。在股市拋售期間,若投資者持有存續期較短及信貸比重較高的投資組合,可能會面臨風險。

 

考慮到各種可能出現的結果,以及利率及信貸市場的估值,我採取均衡策略來構建投資組合,其中包括進行收益曲線部署(可在股市大跌等多種情境下為投資組合提供一定保障),以及對信貸範疇進行多元化投資。

 

以下是我對三種情境背後概率的看法,以及對投資組合部署的考慮:

 

情境1:聯儲局維持利率不變

 

聯儲局於1月暫停減息,將聯邦基金目標利率維持在4.25%至4.50%的區間,結束了連續三次議息會議合共減息一整個百分點的趨勢。

在一連串減息後,聯儲局按兵不動

階梯折線圖描述2022年3月至2025年3月的聯邦基金目標利率,該利率由2022年3月約0%上升至2023年2月約4.75%,其後於2024年9月之前一直維持平穩,然後於2025年3月降至4.40%。從此處開始的一條虛線表示截至2025年3月5日的市場引伸實際利率,預期利率在2025年12月逐步降至約3.7%,其後在2026年12月降至約3.4%。標註線標記截至2024年12月18日的聯儲局預測中位數,該數字於2025年12月為約3.9%及於2026年12月為約3.4%。

資料來源:資本集團、彭博、美國聯儲局。所顯示的聯邦基金目標利率處於聯儲局設定目標政策利率範圍50個基點的中間點。市場引伸的實際利率衡量未來聯邦基金利率的走勢,並以聯邦基金利率期貨市場數據計算。聯儲局預測中位數源自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的經濟預測摘要。截至2025年3月19日。

美國利率團隊認為,聯儲局在短期內將維持利率不變。繼2024年減息後,我們現時更接近中性利率(即聯儲局既不刺激經濟,也不遏抑經濟的利率水平)。我們認為,聯儲局在實現雙重任務方面處於相對有利的位置:通脹整體趨向回落至2%目標,勞工市場雖有所放緩但看來仍然強韌。然而,消費物價指數及核心個人消費開支通脹仍然偏高,分別為2.8%(2月數據)及2.6%(1月數據)。

 

聯儲局表示,在設法釐清特朗普政府的政策路徑之前,不會採取下一步行動。尤其是,美國貨幣政策官員將需更清晰了解特朗普政策對通脹及就業的影響,這亦構成聯儲局的雙重任務:促進最大就業及維持物價穩定。

 

關稅的細節仍存在重大不確定性,其中包括關稅的規模及持續時間,以及任何可能招致全面貿易戰的報復性行動。移民政策轉變、減稅及放寬監管所帶來的影響,同樣是導致不可預測的主要因素。其中一些個別變動或會對通脹及經濟增長產生截然相反的影響,以致利率政策的整體動向變得不明確。在此不明朗環境下,我們認為聯儲局官員可能不太願意採取重大行動。

 

若當局維持利率不變,我們預計,鑑於債券的初始收益率處於歷來較高水平,債券將繼續帶來具吸引力的收益機會。在此情境下,我們預計美國國庫券將維持窄幅上落,10年期國庫券收益率將介乎4%至5%。若收益率上升至該區間的上端,在減息開始時就已經增加固定收益持倉的投資者,有望獲得進一步增加利率風險承擔的機會。

 

情境2:聯儲局恢復減息

 

隨著聯儲局分析通脹數據,有一些令人鼓舞的跡象顯示,當局可能於今年稍後時間考慮進一步減息。

 

2021年及2022年廣泛的通脹壓力主導物價走勢,同時推動聯儲局採取急進的加息行動,而如今這些通脹壓力似乎已回落至疫情前水平。從消費物價指數籃子中通脹走勢的分佈來看,約60%類別的年化通脹率處於或低於聯儲局2%的目標,其中包括一些價格大幅下跌的類別。此外,作為消費物價指數籃子的最大成分類別,住房價格的下跌趨勢或會持續顯現,並拉低整體通脹水平。

隨著消費物價指數籃子逐漸回復常態,通脹壓力逐步回落至疫情前水平

兩條走勢線描述2017年2月至2025年2月的不同經濟指標。其中一條線描述消費物價指數的按年變動,在左軸標示,介乎0%至10%。另一條線代表消費物價指數籃子中年化通脹率為2%或以下類別所佔比例,在右軸標示,介乎0%至80%。重點包括消費物價指數按年變動大約在2022年中達到峰值,以及消費物價指數籃子中通脹率較低類別所佔比例在此時相應下跌。及至2025年2月,消費物價指數約為按年2.8%,而通脹率較低類別所佔比例約為50%。

資料來源:彭博、美國勞工統計局。截至2025年3月12日。消費物價指數籃子的數據代表161個類別中通脹率為2%或以下類別所佔比例(按六個月平均年化基準計算)。

倘若經濟狀況惡化至開始威脅勞工市場,我們預計當局將作出更大幅度的減息。雖然2月份失業率仍處於4.1%的較低歷史區間,但加徵關稅及聯邦政府裁員會對經濟增長構成潛在風險。我們亦密切關注消費者情緒,觀察有否跡象顯示通脹重燃的陰霾及市場持續波動正產生負面影響。

 

我們認為,聯儲局可能會在今年下半年對經濟數據及財政政策有足夠了解,屆時或會減息,前提是經濟並未轉弱,亦未促使當局提前減息。假如經濟轉差,聯儲局或會毫不猶豫進一步減息。利率回落可能會推動債券價格上漲,尤其是存續期較長的債券,因為這類債券對利率變動更為敏感。隨著股債相關性開始恢復正常,預計債券亦有望為投資組合帶來分散投資效益。

 

情境3:聯儲局突然轉變立場並著手加息

 

雖然恢復加息並非我們預計的結果,但亦不可排除此情況。在某些經濟狀況下,聯儲局可能傾向於收緊貨幣政策。

 

其中一種可能出現的結果是,特朗普政府長期維持高額關稅,導致受通脹壓力影響的範圍擴闊。然而,滯漲及經濟增長放緩往往伴隨著關稅而來,聯儲局可能更難以應對。

 

另一方面,若經濟過熱(可能受資本支出、減稅及放寬監管的刺激),而且消費物價大幅上升,這或會促使聯儲局遏抑經濟增長。話雖如此,我認為明確反映聯儲局需要加息的門檻,遠高於減息門檻。

 

在加息環境下,我預計債券收益率將會上升,尤其是短期債券的收益率。

 

面對不明朗的前景,均衡部署或許是最佳策略

 

在全面審視利率走勢的概率及利率變動的幅度後,我認為在目前環境下,相對較高的初始收益率及適度存續期的部署具有投資價值,並存在進一步增加存續期的戰術性機會。由於市場於未來數週乃至數月或會繼續波動,債券似乎處於有利位置,可望為投資組合帶來具吸引力的收益及穩定作用。

headshot-Timothy-Ng-TMTN-600x600

Timothy Ng is a fixed income portfolio manager with 18 years of investment industry experience (as of 12/31/2024). He holds a bachelor's degree in computer science from the University of Waterloo, Ontario.

相關觀點

特朗普暫緩加徵關稅短評

關稅對新興市場債券的啟示

特朗普2.0時代投資部署的三個觀點

過往的業績表現並非未來期間業績表現的指標。指數屬非管理性質,投資者無法直接投資於指數。投資的價值及來自投資的收入可升亦可跌,閣下可能損失部分或全部原投資額。本資料不擬提供投資、稅務或其他意見,亦不擬招攬任何人士購買或出售任何證券。
 
個別人士的陳述僅代表其截至發佈日的個人立場,不一定反映資本集團或其聯屬公司的意見。一切資料為所示日期之資料,除非另行訂明。某些資料可能從第三方取得,因此概不保證該資料的可靠性。
 
資本集團透過三個投資部門管理股票投資。該等部門獨立作出投資與代理投票決定。固定收益投資專家為整個資本集團組織提供固定收益研究及投資管理;然而,對於擁有股票特點的證券,他們僅代表三個股票投資部門的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