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pital IdeasTM

資本集團投資透視

Categories
環球股票
股市展望:市場機遇擴大下的三個主題
Chris Buchbinder
股票基金經理
Martin Jacobs
股票投資分析員
Gerald Du Manoir
Equity Portfolio Manager

股市上半年大幅上漲,下半年似乎仍具有強勁的支持,前景進一步向好。儘管經濟下滑的風險始終存在,但消費開支穩健且企業盈利強勁,為2024年中的樂觀觀點帶來支持。


雖然美國通脹持續,但當地經濟持續展現韌性。勞工市場、消費開支及企業基本因素仍然強健。華爾街分析員預期,標普500指數成分公司的盈利今年將增長超過10%,並在2025年進一步加快。


綜觀美國以外地區,歐洲的盈利增長預計將會大幅下降,但仍會錄得正回報。新興市場方面,經濟師紛紛認為利潤繼2023年下滑後將會大幅反彈。即使在中國,經濟放緩造成陰霾,但部分行業亦出現初步好轉跡象。


盈利增長加快有望提高股票回報

該圖所示為四組棒形圖,對美國(標準普爾500指數)、歐洲(MSCI歐洲指數)、日本(MSCI日本指數)及新興市場(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股票在2023年的全年盈利增長,以及2024年及2025年的估計盈利增長進行比較。盈利增長及估計如下:美國:2023年增長0.5%、2024年11.1%及2025年14.0%;歐洲:2023年0.7%、2024年5.0%及2025年10.1%;日本:2023年8.5%,2024年11.1%及2025年8.4%;新興市場:2023年-13.7%、2024年18.1%及2025年14.5%。各組棒形圖的下方為各地區截至2024年5月31日的目前及十年平均市盈率。美國:目前市盈率為20.3倍,十年平均市盈率為17.8倍;歐洲:目前市盈率為13.6倍,十年平均市盈率為14.3倍;日本:目前市盈率為15.3倍,十年平均市盈率為14.2倍;新興市場:目前市盈率為12.1倍,十年平均市盈率為12.2倍。

資料來源:資本集團、FactSet、MSCI、標準普爾。估計全年盈利增長分別以標普500指數(美國)、MSCI歐洲指數(歐洲)、MSCI日本指數(日本)及MSCI新興市場指數(新興市場)截至2024年12月及2025年12月止年度的每股盈利普遍估計的平均值為代表。估計數據截至2024年5月31日。遠期市盈率是以公司股價除以公司未來12個月的估計年度每股盈利計算。

預計經濟在年內餘下時間及2025年將會穩步增長,並可能促進各行各業盈利增長不斷擴大。鑑於利潤增長是回報的主要推動因素,升市範圍應會擴大。


此外,股市估值似乎並非明顯偏高。截至2024年4月30日,大部分市場的市盈率均接近或略高於其十年平均水平。


誠然,市場及投資者均面臨風險。通脹逐漸降溫,但仍處於令人不安的高位。美國聯儲局的減息時間仍是未知之數。中美緊張局勢升溫,烏克蘭及中東的戰事仍未平息。市場下跌無法避免,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市場呈現升勢,並在特定週期內多次創下新高。


因此,我們專注於發掘強勁的增長動力,即創新、生產力及供應鏈回流等概念。經濟將會下滑,但長期趨勢未受影響。以下是我們聚焦的三個關鍵主題。


1) 人工智能投資機會在科技及其他領域不斷湧現


人工智能潛力無限,能夠改變行業格局及人類的工作方式,展現具吸引力的投資機會,並掀起投資者對開拓人工智能的巨型科技股的龐大熱潮。


投資者取得成功的關鍵在於識別潛在贏家。為此,投資者應先了解促成人工智能操作的四個科技層面。企業在各個層面持續競爭,包括半導體、基建、應用程式及人工智能模型。


Alphabet、Meta及微軟(Microsoft)已投資數百億美元,在人工智能科技多個層面取得主導地位,包括積極投資開發模型、構建雲端基建及開發先進晶片。儘管科技公司均投資於發展自身的處理器,但NVIDIA、Broadcom及美光(Micron)等領先晶片製造商目前在市場份額方面仍具主導地位。


科技巨擘現時大力投資於數據中心及其他資本項目

棒形圖顯示2014年至2025年Alphabet、亞馬遜、Meta及微軟佔標普500指數總資本支出的百分比,其中2024年及2025年的預測基於分析員普遍估計。有關百分比為2014年4%、2015年4%、2016年5%、2017年7%、2018年10%、2019年11%、2020年16%、2021年19%、2022年19%及2023年16%。估計2024年為22%,2025年為23%。

資料來源:資本集團、FactSet、標準普爾。大型科技公司的總資本支出比例代表Alphabet、Amazon、Meta及微軟的總資本支出佔標普500指數總資本支出的百分比。數據截至2024年5月30日。

儘管人工智能令人振奮,並可能對人類的工作及生活方式產生重大影響,但人工智能亦面臨產品週期,並將受到與其他產品週期相同的經濟規律及投資者情緒所影響。1990年代末的科技爆炸式擴張及電訊泡沫時期亦曾出現類似模式。雖然我們並不認為目前處於泡沫之中,但部分股票有可能會回落。


我們正在研究人工智能的各個層面,以確定最有可能成為贏家的公司。這在若干層面上相對簡單,因為甚少公司擁有成功競爭所需的技術及資金實力。


人工智能的機遇遠不限於科技公司。例如,大規模建設數據中心的需求持續推動對Caterpillar的建築及工程設備的需求。鑑於人工智能數據中心運作需要大量電力,建設數據中心亦將推動一系列能源的需求,而多家科技巨擘承諾實現淨零碳排放,因此可能提高核電用量。例如,2023年6月,微軟與Constellation Energy達成協議,為前者的一個數據中心提供核電。


2)  美國以外機遇處處


要尋找強勁的投資機遇,並非只限於與人工智能及其他科技趨勢密切相關的「七巨頭」股票:微軟、Apple、Alphabet、Amazon、NVIDIA、Meta及Tesla。至於美國以外地區,領先企業的競爭對手日益增加。


舉例而言,在2023年為MSCI歐澳遠東指數(歐洲及亞洲已發展市場的廣泛指標)帶來主要貢獻的七大股票,自2022年初起已跑贏美國同類企業,升幅超過40%。非美國公司代表廣泛行業,包括醫療保健公司諾和諾德(Novo Nordisk)、電腦晶片設備製造商ASML、軟件巨擘SAP及銀行巨企滙豐(HSBC)等。


七大非美國公司自2022年起表現領先七巨頭

折線圖比較「七巨頭」股票與MSCI歐澳遠東指數(非美國已發展市場的廣泛指標)中貢獻最大的七隻股票,由2022年1月1日至2024年3月31日的累計回報。美國「七巨頭」股票包括微軟、Apple、NVIDIA、Amazon、Meta、Tesla及Alphabet。非美國「七巨頭」股票包括諾和諾德、ASML、SAP、豐田(Toyota)、滙豐、西門子(Siemens)及瑞銀(UBS)。兩個組別的累計回報均在2022年1月1日指數化至100。非美國「七巨頭」公司的指數化終值為164.9,超越美國七巨頭的終值137.9。

資料來源:資本集團、FactSet、晨星。「七巨頭」股票指在2023年為標普500指數回報帶來最大貢獻的七隻股票。非美國七巨頭指在2023年為MSCI歐澳遠東指數回報帶來最大貢獻的七隻股票。累計回報在2022年1月1日指數化至100,顯示至2024年3月31日,並按各組別內的七隻股票的同等權重基礎計算。過往的業績表現並非未來期間業績表現的指標。

市場機遇逐漸擴展至七巨頭以外。行業估值重估或股價上漲的範圍日益擴大,這個現象正擴散至環球股市。然而,伴隨估值重估而來的是估值上升,因此作為主動投資者,我們必須對與市場趨勢相關的股票組別保持警惕,並關注個別公司實現收入增長的前景。在物色具市場主導地位、產品潛在需求強勁的公司時,放眼全球是明智之舉。


例如,全球半導體需求不斷增長,以支持雲端及人工智能基建建設,荷蘭半導體設備製造商ASML正致力把握這個機遇。製藥巨擘阿斯利康(AstraZeneca)大力投資於研發活動,因而擁有大量處於後期發展階段的研發中癌症及罕見病治療藥物項目。航天科技設備製造商Airbus以及噴射引擎製造商賽峰(Safran)均致力把握環球空運需求持續急升的機會。


3)領先科技企業逐步重塑派息格局


長久以來,股息被視為發展成熟但增長前景放緩的行業的一大特點,但現時受到資訊科技巨企的青睞。Meta、Alphabet及Salesforce均在2024年上半年宣佈首次派息,有關消息似乎正在改變上述的觀點。


Meta及Alphabet的派息可被視為創新科技公司嚴守資本紀律的訊號,以及對股東回報的承諾。在2023年標普500指數成分公司派付的現金股息總額中,科技公司佔14.1%,成為第二大派息行業(以美元計)。


科技業是派付現金股息第二高的行業

圖表顯示1999年至2023年標普500指數成分公司派付的現金股息總額的比例變化(按行業劃分)。各行業的百分比如下:金融業:由1999年的21.4%跌至2023年的17.1%;資訊科技業:由1999年的3.5%增至2023年的14.1%;醫療保健業:由1999年的10.4%增至2023年的13.4%;必需消費品業:由1999年的12.5%增至2023年的13.5%;能源業:由1999年的11.1%跌至2023年的9.3%;工業:由1999年的10.0%跌至2023年的9.2%;非必需消費品業:由1999年的6.7%跌至2023年的5.7%;房地產業:由1999年的0.3%增至2023年的5.4%;公用事業:由1999年的7.7%跌至2023年的5.1%;通訊服務業:由1999年的11.9%跌至2023年的4.3%;以及及材料業:由1999年的4.5%跌至2023年的3.0%。圖表包括列出2023年十大派息股(以10億美元計)的附表。分別是:微軟(207億美元)、Apple(151億美元)、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149億美元)、Kenvue(146億美元)、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135億美元)、強生(Johnson & Johnson)(118億美元)、雪佛龍(Chevron)(113億美元)、Verizon(110億美元)、AbbVie(105億美元)以及輝瑞(Pfizer)(92億美元)。

資料來源:資本集團、FactSet、標準普爾。截至2023年12月31日。過往的業績表現並非未來期間業績表現的指標。

許多科技公司的股息收益率並不高,但金額龐大,而我們預計今年及2025年的盈利將繼續大幅增長。經濟增長機遇擴大,有望為派息型公司提高盈利增長,繼而為股息型策略帶來機遇,以締造收益並更充分參與市場升勢。


對尋求經常收益的投資者來說,科技、航天科技及能源公司日漸開始宣派或增加股息。自2023年底以來,半導體製造商Broadcom及德州儀器(Texas Instruments),以及噴射引擎製造商兼相關服務供應商通用電氣(General Electric)均提高派息。同樣,儘管油價波動,能源公司Canadian Natural Resources依然增加股息。


鑑於環球經濟增長前景穩健及基本因素強健,市場機遇日漸擴大。儘管美國股市可能表現出色,但未必是卓越回報的唯一來源。然而,通脹、利率及環球貿易問題依然存在,因此慎選投資至關重要。



Chris Buchbinder為現任股票基金經理,擁有28年投資經驗(截至2023年12月31日),他持有美國布朗大學(Brown University)經濟與國際關係學士學位。

Martin Jacobs為現任股票基金經理,擁有35年投資經驗(截至2023年12月31日)。他持有美國沃頓商學院(Wharton)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及南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學士學位。Martin是特許財務分析師及特許財務分析師協會成員。

Gerald Du Manoir為現任股票基金經理,擁有34年行業經驗(截至2023年12月31日)。他持有法國巴黎ISG商學院(Institut Supérieur de Gestion)的國際金融學位。


我們的市場觀點

想獲得市場領先的投資見解?歡迎訂閲我們的電子通訊。

點擊「訂閱」,即表示您已閱讀並同意資本集團的 私隱權政策 及免責聲明。

過往業績並非將來業績的保證。投資的價值及來自投資的收入可升亦可跌,閣下可能損失部分或全部原投資額。本資料不擬提供投資、稅務或其他意見,亦不擬招攬任何人士購買或出售任何證券。

個別人士的陳述僅代表其截至發佈日的個人立場,不一定反映資本集團或其聯屬公司的意見。一切資料為所示日期之資料,除非另行訂明。某些資料可能從第三方取得,因此概不保證該資料的可靠性。

資本集團透過三個投資部門管理股票投資。該等部門獨立作出投資與代理投票決定。固定收益投資專家為整個資本集團組織提供固定收益研究及投資管理;然而,對於擁有股票特點的證券,他們僅代表三個股票投資部門的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