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貨幣
環球展望:美國通脹何去何從,全球拭目而待
Jens Søndergaard
Currency Analyst
重點提要
  • 美國聯儲局遏抑通脹的公信力目前受到考驗,是長久以來首次出現。若美國通脹企穩於5%,增長股可能面對衝擊,債券投資者或會預期債券收益曲線走斜。
  • 以下是美元升勢逆轉所需的三大因素,但都不可能在短期內出現,包括:美國結束收緊貨幣政策、俄烏衝突達成和解,以及中國重拾增長步伐。
  • 儘管英鎊兌美元的估值基本上被低估,但由於金融市場受壓,匯價仍可能進一步走弱。

貨幣分析員Jens Søndergaard在本文解答環球經濟前景的關鍵問題,涵蓋俄烏衝突、通脹和貨幣觀點。


俄烏衝突對環球宏觀前景有何影響?


未來12至24個月的宏觀前景(尤其對歐洲而言)主要取決於俄烏衝突的結果。就短期影響來說,大部分經濟體可能陷入滯脹,並面對高通脹和國內生產總值大幅萎縮的情況。


長遠影響方面,環球經濟的去全球化趨勢將更加穩固。去全球化始於2016年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2020年疫情進一步令趨勢加快。全球化倒退意味日後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趨勢將進一步減慢,政府債務負擔亦會普遍加劇。


您對通脹有何看法?通脹走勢是否正在轉變?


我認為最重要的通脹問題在於:「大穩定(Great Moderation)」時期是否逐漸告終。大穩定時期是指1980年代中至2020年期間,政策官員致力維持偏低(約2%)和相當平穩的通脹。在過去一段時間,平穩的低通脹是債券風險溢價走低的原因之一。


然而,目前環境更加艱難,因為供應衝擊推高通脹,並且拖累增長放緩,例如俄烏戰爭及去全球化(源於企業供應鏈回流)帶來的能源和食品價格衝擊。因此,「弊多於利」的供應衝擊大有機會到來。


由於央行無法應對這類通脹,因此負面供應衝擊帶來的震撼令央行飽受困擾。若情況在未來十年持續,所有這些一次性通脹衝擊便會牢固地反映於通脹預期,並觸發工資與物價長期螺旋式上升,猶如1970年代的情況。然而,這只在央行放棄通脹目標及實際上出現「政策行動落後於經濟趨勢」時才會發生。這正是政策方針轉變帶來的影響。


投資者須緊記,通脹水平終歸是政治決定。政府官員給予央行獨立的地位,並委託其維持平穩的低通脹水平。疫情爆發前,央行能較輕易達成低通脹目標,而且毋須在穩定增長或通脹之間作出政策取捨。


聯儲局遏抑通脹的公信力目前受到考驗,市場亦顯然甚為關注來年美國通脹走勢。關鍵問題並不在於美國通脹何時見頂,而是通脹回落的步伐是否足以使聯儲局暫緩加息。我認為若出現這情況,需要多項因素配合,包括油價回落、美國工資增長放緩及失業率攀升。



Jens Søndergaard is a currency analyst with 18 years of industry experience (as of 12/31/2023). He holds a PhD in economics and a master’s degree in foreign service from Georgetown University.


Our latest insights

相關觀點

Past results are not a guarantee of future results. The value of investments and income from them can go down as well as up and you may lose some or all of your initial investment. This information is not intended to provide investment, tax or other advice, or to be a solicitation to buy or sell any securities.

Statements attributed to an individual represent the opinions of that individual as of the date published and do not necessarily reflect the opinions of Capital Group or its affiliates. All information is as at the date indicated unless otherwise stated. Some information may have been obtained from third parties, and as such the reliability of that information is not guaranteed.